意识到中澳关系紧张,澳大利亚今天宣布了两项重大决定。
这两个决定,一是更换澳大利亚驻华大使;二是成立一个总值约2亿元人民币的基金会项目。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多家外媒评论称,中澳关系近期处于“外交冰冻期”,澳媒指出,即将卸任的现任大使安思捷任职期间,双边关系受到压力。此次换人又投钱,是一个特别的信号,澳大利亚政府甚至用“涡轮增压”一词来形容对提升两国关系的期盼。
格雷厄姆·弗莱彻
换人投钱
格雷厄姆·弗莱彻被任命为澳大利亚下一任驻华大使。
公开资料显示,弗莱彻毕业于悉尼大学,曾在中国任外交官,曾担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及参赞,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玛丽斯·佩恩宣布任命的时候特别强调澳中关系十分重要,称澳大利亚和中国有多方面建设性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我们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特点是,在我们共同的优先事项上,有着牢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同一天,澳联邦政府宣布成立“澳中关系国家基金会”,这是一个总值4400万澳元(约合2亿元人民币)的基金会项目,以求修复受损的澳中两国外交关系。这个新基金会将取代已有40多年历史的澳中理事会。
此前澳政府给澳中理事会的拨款是每年100万澳元,现在的5年4400万澳元总额新计划,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一天内两大新动作,释放怎样的信号?
澳媒评论称,即将卸任的现任大使安思捷任职期间,由于联盟党政府的一系列强硬政策决定,双边关系受到压力。
多家外媒进一步解释称,中澳关系近期处于“外交冰冻期”,比如澳大利亚无端干涉中国南海事务,推出《反外国干预法》时捕风捉影指控“中国对澳进行渗透”,并且禁止华为参与澳大利亚5G基础设施建设。
重启关系
对于新的驻华大使,彭博社网站今日评论称,任命弗莱彻为新任驻华大使或有助于重启两国关系。报道特别强调,弗莱彻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
而对于成立“澳中关系国家基金会”,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网站今天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强化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莫里森政府将建立一个新的、具有革新意义的“澳中关系国家基金会”。
消息强调,新成立的基金会将鼓励并促成两国间高度建设性的对话及交往,“这一新的倡议反映了澳大利亚政府在共同利益与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包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内的途径,对一个建设性的对华关系的承诺。”
对于这样一个新动作,澳大利亚政府甚至用“涡轮增压”来形容对提升两国关系的期盼。
知事注意到,到目前为止,中国依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而多名澳大利亚前高官已经警告,因中国崛起引发的对澳大利亚国家安全的过度担忧,已使其经济、政治利益受损。
澳大利亚前贸易部长安德鲁·罗布
澳大利亚前贸易和投资部长安德鲁·罗布在接受澳媒采访时直言,三年前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如今已变成“一团浆糊”。
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菲茨杰拉德在接受采访时则强调,澳大利亚经济高度依赖中国,“我认为我们太忽视与中国的关系了。与美国不同,澳大利亚生活在‘大中华圈’里,中国体量巨大,当前正经历深刻变革,对澳大利亚和其所处地区影响深远。”
昂贵代价
澳大利亚常常炒作“中国渗透”,紧跟美国的步调,很讽刺的是,就在27日,一则外国势力要干涉澳大利亚内政的重磅政治丑闻被曝出,这个国家恰恰是美国。
“半岛电视台”记者卧底了3年揭露的丑闻视频显示,澳大利亚极右翼党派“一国党”的党魁保琳·韩森的办公室主任詹姆斯·阿什比和他的同伴、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国党”州领袖斯蒂文·迪克森称,“如果你们能拿出2000万美元,整个澳大利亚国会的上下两院就都归你们了!”“如果我们能拿到这么一笔钱,我们就能改变澳大利亚!”
报道称,这两人是在美国首府华盛顿准备会见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枪支游说集团“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希望向对方争取“政治捐款”时激动地说出了这番话的。
澳大利亚整天叨叨别国渗透,结果却是澳大利亚人自己在当“带头大哥”美国人的“带路党”,为了从美国的政治游说集团那里获得经费不惜出卖澳大利亚的利益,颠覆澳大利亚的法律。
这个爆炸性新闻真是讽刺,不知澳大利亚的脸被打得疼不疼!
针对澳大利亚一些政客煽动反华情绪,渲染“威胁论”,澳大利亚人自己也开始反击。
安德鲁·福里斯特
澳洲矿业亿万富翁安德鲁·福里斯特日前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抨击:“大多数的澳大利亚人对中国缺乏了解,导致一些政客利用了这一点。”
福里斯特是博鳌常客。去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他曾告诉澳媒,用反华言论制造对中国的恐惧,借此争取小部分“偏执狂”选民,这会让每个澳大利亚人付出昂贵的代价。
重大动作之后,但愿澳大利亚能言行一致,像自己期盼的那样,实现两国关系提升的“涡轮增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