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东北将迎风雨冰雹混合强对流天气 局地极端性强
视频介绍
华北西部、北部山区的对流活动主要以风雹类天气为主。京津冀、山东、河南等平原地区短时强降水会更加明显,小时雨强可达40-50毫米,局地将伴有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日午后至夜间。
7月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预计东北地区西部、华北等地将迎来强对流活动,主要影响时段为5日午后至6日夜间。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对此次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蓝渝在做解读时说,此次过程属于风雨雹混合的强对流天气,影响范围广,会造成大范围降水,局地极端性强,伴随雷暴大风、冰雹等。
具体来说,华北西部、北部山区的对流活动主要以风雹类天气为主,而京津冀、山东、河南等平原地区短时强降水会更加明显,小时雨强可达40-50毫米,局地将伴有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日午后至夜间,其中黑龙江中西部、吉林西部等地将伴随雷暴大风天气。
对于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蓝渝说,主要是在东北冷涡的背景下,新一股冷空气南下,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在华北上空形成此次强对流天气。
此外,华北、黄淮前期高温天气持续,加之近期大气中不稳定能量非常强,冷暖空气的交汇也加剧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强对流天气产生“添油加醋”。
夏季高温天气多发,强对流天气是否总出现在持续高温天气后?蓝渝说,强对流天气产生需综合考虑温度、水汽和动力条件。可以说持续高温后有利于强对流天气产生,这是因为高温会加剧地面水汽的蒸腾和上升,为强对流天气出现提供绝佳条件,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夏季午后多发强对流天气。但像新疆等较为干燥的地区,由于水汽条件不足,即使夏季温度再高也很难出现强对流天气。
不过,蓝渝表示,强对流天气将带来大范围降雨和降温,6日起华北、黄淮持续的高温天气将得到缓解。
蓝渝提示说,强对流天气会对农业造成一定影响。京津冀、山东、河南北部、黑龙江、吉林等地出现的强降水,可能引发农田内涝和作物倒伏,对农牧业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局地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可能导致部分蔬菜、果树和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及农业设施受灾。建议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及时加固农业设施以避免或减轻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果园还可采取枝干加固、拉防雹网等措施,避免造成果实和果树枝干发生机械性损伤。
此外,目前是暑期旅游旺季,公众在出行前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当地预警发布信息,特别是赴山区旅游时,需注意由短时强降水等对流性天气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影响。